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内容

2011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换届)

时间: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28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郑远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县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受了多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成功抗击了雨雪冰冻灾害,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举科学发展之旗,走民族特色之路,建美丽幸福之家”的思路,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制定和启动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预计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23.35亿元,比2006年增加14.76亿元,增长128.7%,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6095元提高到17782元,增长144.71%,年均增长1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269亿元,比2006年增加1.44亿元,年均增长28.1%。一般预算支出5.75亿元,是2006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4.41%。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045元,比2006年增加16795元,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939元,比2006年增加 2085元,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11213元,比2006年增加5244元,年均增长13.4%

  ——这五年,是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壮大的五年。

  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特色产业,狠抓品牌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预计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6.2亿元,比2006年增加2.63亿元,增长57.4%,年均增长9.5%;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8.42亿元,比2006年增加2.94亿元,增长53.8%,年均增长10.7%。

  特色产业得到壮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油茶、蚕桑、柠檬、中药材、有机稻等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全县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300亩,柠檬种植面积发展到6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8000亩,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35878亩。产业化生产规模近9万亩,带动农户22974户。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现有农业龙头企业5家,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6个,国家级农业品牌5个,绿色有机品牌认证6个。

  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投入1.94亿元开展路桥建设,改造过境省道42.8公里、县道15.6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193公里,镇通村(居)委会实现公路硬底化。全县总通车里程1194.8公里,公路密度为91.48公里/百平方公里。投入8000多万元,基本完成县城城防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县城食水工程牛路水水库、板洞水库二期分散供水(食水)工程32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建和完善12宗农村机电排灌工程。投入5838万元加快电网建设,投入4372万元更换残旧落后电力设备,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扶贫水平得到提升。开展村级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立农户自立服务社,推广小额信贷项目,解决贫困农户缺乏生产发展资金的问题。创新服务手段,上门收购,建立市场与农民的桥梁。争取省、市及顺德区对口帮扶单位扶贫“双到”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扶贫项目640多个。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两年共募捐扶贫资金3447.93万元。2010年,全县69条行政村(其中省级贫困村38条)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贫困户9916户38910人中有6193户26107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

  ——这五年,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4.5:32.7:42.8调整为18:43.9:38.1 

  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派驻工作组进驻民族工业园,在积极参与广东民族工业园A区项目引进的同时,认真抓好原有工业园的建设和管理,启动了金光工业园的规划建设。目前,金光工业园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引进项目4个,动工2个。

  招商引资打开新局面。坚持立足本地功能定位和特色资源,大力引进旅游文化、民族医药、有机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瑶族刺绣、瑶族医药及民族旅游特需品制造业等项目,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链。五年来,全县共签订投资项目协议88个,引进合同投资金额约50.3亿元人民币,实际投资金额约3.9亿元人民币。预计 2011年工业总产值可达20亿元,比2006年增长205.2%,年均增长25%。

  民营经济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县私营企业发展累计达352户,从业人员3434人,注册资金6.5亿元,预计2011年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县税收收入的50%。此外,支柱产业小水电继续发展壮大,新增电站27座,新增装机容量3.12万千瓦,目前,全县小水电站302座,装机33.38万千瓦。

  ——这五年,是旅游开发扎实推进,第三产业不断繁荣的五年。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原则,立足县情、突出特色,着力推动第三产业健康发展。预计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5亿元,是2006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4.4%。

  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打造旅游驿站,完成鹿鸣公园建设。加快推进万山朝王及千年瑶寨等景点的完善开发;打造旅游精品,推动瑶族舞曲大型演出项目建设。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瑶族文化先后走进中央电视台、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园和保加利亚,有效宣传推介了瑶族文化旅游。创建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县取得了明显效果,民族特色旅游产业雏形初步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专业县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201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5.3 %、20.7%。

  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出台了《关于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实施方案》,全县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南岗古排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买社公等人获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命名,县民族歌舞团被确定为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瑶族博物馆、广东瑶族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瑶绣研发基地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创建了“广东瑶绣之乡”的文化名片,顺利通过了“中国瑶族刺绣艺术之乡”评审,瑶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服务行业发展加快。全县现有个体工商户2820家,比2006年增加160家,餐饮娱乐行业共281家,旅行社4家。通讯电信快速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所有乡镇及大多数农村,重点城区覆盖率96%,农村人口覆盖率已达到85%。公共汽车重新运营,出租车从无到有,运输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10家。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五年。

  围绕建设“休闲品质之城”的目标,着力推进城镇化和特色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城市建设有大变化。编制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先后建成县汽车站新站、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县城东风路、沿江东路修复工程和县城朝阳街、红旗街改造工程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城南市场及清连高速公路连南段连接线降坡、绿化、亮化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启动“三旧”改造项目6个,改造面积1000多亩,瑶族风情街一期、瑶山商业步行街、民族影剧院综合改造工程以及天顺山庄、华景雅苑、盘王苑等房地产项目稳步推进。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三边”环境整治和城乡清洁工程建设,更新改造和延伸了一批路灯,完成了文化广场、一河两岸等重点部位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县城品位进一步提升。

  农村面貌有大改观。结合高寒山区移民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指示精神,全力推动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投入资金9000多万元,建成大古坳中站、连水墩龙、三江红星等3个移民新村及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一期、二期工程,安置移民群众397户。投入2958.4万元完成危房改造964户。同时,妥善安置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高寒山区移民工作创造了“连南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生态建设有大发展。全县共完成迹地更新10.7万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84公里。成功创建省级连南大鲵自然保护区,省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即将验收,全县拥有省级生态公益林58.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8.7%。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淘汰关闭落后产能和落后生产工艺企业,建成三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集污管网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

  ——这五年,是民生保障日益加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的五年。

  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协调,着力改善民生、保稳定、谋发展。

  教育卫生事业有力推进。投入1.1亿元,消除C、D级危房6.2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投入1628万元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水平。巩固普九成果,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前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省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可望年内通过验收。投资近7000万元,先后建成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寨岗中心卫生院、南岗卫生院综合楼及18所农村卫生站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中医院进行了三院合并重组,有效整合和优化卫生资源。全县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顺利达标。

  平安连南建设有力推进。建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全县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认真开展严打专项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严厉打击“双抢”、“双盗”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创新信访维稳工作方式方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不断加大隐患的排查化解力度,妥善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社会各项事业有力推进。全县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数35303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54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503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5%以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低保”政策得到较好落实,累计发放低保保障资金5334万元累计救助因病困难群众4505人次,支出救助资金254.4万元,投入1200万元完成1640户全倒户重建家园。成功打好计生翻身仗,重返二类管理。2011年全县政策生育率94.79%,创建“两无”镇5个,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0.16%,是我县计生工作的最好水平。

  此外,国土、外事、侨务、对台、人事、民族宗教、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妇女儿童、人防、武装、气象、供销合作、史志、档案、残联、殡葬改革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这五年,是政府建设持续加强,行政效能不断提升的五年。

  依法行政有效加强。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推行网上电子审批、“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注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五年来县政府及各部门办理人大议案建议意见233件,政协委员提案167件,办结率100%。

  各项改革有效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平稳推进,政府部门调整优化为18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业及水利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基本药物制度为主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成效;林业系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启动了农村综合改革。

  政务监督有效强化。实施“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开展机关效能监察建设,规范行政审批,启动问责机制,积极营造高效服务、干事创业的政务环境。全面推行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连南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明显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班子持之以恒、扎实苦干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为连南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是必须坚持执政为民。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办成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执政为民,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才能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二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作风,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紧扣县域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实际,积极探索扶贫“双到”、高寒山区群众脱贫奔康之路,积极探索生态引领、转型跨越之路,找准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实证明,只有把“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作为主题,走符合县情发展的路子,全县经济社会才能实现转型跨越。

  三是必须坚持突出重点。五年来,我们牢牢抓住项目投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惠民利民等事关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破解资金、用地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难题,化解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矛盾,以重点领域的突破带动全局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政府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四是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兼顾,平衡各方,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持之以恒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事实证明,只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五是必须坚持改进作风。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改进作风作为促进工作落实的根本保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形成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氛围。事实证明,只有坚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政府的施政透明度和公信力,才能强力推动各项事业加快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县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城镇化水平不够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够强,建设任务还比较重;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面还比较大,地方财政比较困难,民生改善工作仍需加大力度;四是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对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五是部分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执行力不够强,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仍然突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主要工作

  今后五年,是我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生态崛起、推进幸福连南建设的攻坚期。在这个时期,国家和省将更加重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加大支持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生态区发展力度,特别是《关于促进粤北山区跨越发展的指导意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和“生态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广东民族工业园建设的加快推进、二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优越条件。同时,我县经济连续多年较快增长,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夯实了基础;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支撑;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为进一步加快发展铆足了干劲。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随着保增长、调结构、抑通胀等压力增大,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项目审批政策,强化对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监管,项目引进尤其是重大项目的谋划建设难度加大。周边地区发展势头迅猛,县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推动连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举科学发展之旗、走民族特色之路、建美丽幸福之家”的战略方针,突出“特色立县、生态崛起”主题,通过“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民生优先、和谐共享;更加注重实事求是、特色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更加注重政府建设,提升能力),全力推动连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工作主要目标是:2016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37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5%、11%、15.6%;人均生产总值26906元,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3亿元,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3亿元,年均增长16%;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收入52906元,年均增长1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819元,年均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3%。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三农改革发展,夯实生态崛起的支撑力。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农村基层职权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及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逐步推进以证管地。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特色农业发展。坚持“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响品牌、做好服务”的思路,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强规划和示范引领,进一步扩大五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力争2016年建成有机粮食功能区1.5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蚕桑基地3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5万亩。努力打造香坪麻鸭、寨岗百草猪、寨南鱼、大坪稻田鱼、大麦山黄莲茶等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带。进一步做强连南瑶族自治县鹿鸣茧丝绸有限公司”、“连南瑶族自治县南美农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连南瑶族自治县活然保健品有限公司”和“绿源”优质米厂等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发挥扶贫服务公司作用,打造农副产品营销网络,深入农村收购农产品,把市场搬到群众家门口,解决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挥农民自立服务社、村级扶贫互助基金和国有金融机构作用,帮助农民解决产业发展资金

  深化扶贫开发工作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逐步完善“后双到”相关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五年规划三年完成,连南先走一步”的要求,全力推进高寒山区移民、地质灾害村庄搬迁、“两不具备”村庄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积极教育引导移民群众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移民群众生活保障和发展问题,确保移民稳得住、富得起。

  二、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发展,增强生态崛起的原动力。

  狠抓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功能区定位和“工业园区化”的要求,以民族工业园A区为依托,加快推进南部工业园区建设,加紧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兴建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做强园区载体,提升园区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县城周边工业企业搬迁到工业园区。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方法,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良环境和优质服务,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大、节能环保的优质项目,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产业集群,加速工业园区产业化。加强园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和全力服务。

  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建立全民创业绿色通道,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完善信用担保、小额贷款等政策措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抓好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生态崛起的助推力。

  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加大培育开发力度,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我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是县城景区化。着力推进县城建筑特色化工程,大力实施县城绿化美化工程,尤其是突出抓好县城东南西北各出入口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提高县城品味,增强旅游观光功能。加大瑶族文物征集力度,把广东瑶族博物馆打造成瑶族文化演绎中心及游客服务中心,使之成为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二是乡村景点化。加强乡村景点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着力将千年瑶寨打造成4A级景点,建成省级瑶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博物馆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快盘古王文化园、万山朝王、三排瑶寨、油岭瑶寨、圣淘湾温泉国际会议度假酒店、涡水河沿岸等景点开发。三是服务标准化。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加快旅游相关服务行业发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力争建设2家以上四星级酒店,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农家乐”、“瑶家乐”,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满足游客日益增多的消费需求。2016年,力争全县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

  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一手抓公益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大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全力打造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等民族文化品牌,加快瑶族医药和瑶绣产业化进程,加速产、供、销一体化文化产业链的形成。落实好民族体育馆、图书馆等文化惠民工程。

  四、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态崛起的承载力

  加强交通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道323线连南绕城段改线工程、省道261线水足塘至寨岗回龙公路路面大修、省道261线延伸线(大麦山至连山小三江)、S262线大龙至官坑公路路面大修、X838线天井坝至板洞公路、X837线油榨坑至回龙公路、三排至油岭老排、X383线六暗至石径公路及二广高速连南段等10条公路的建设。

  加强水利电网建设。加快同灌河治理、白芒河治理(龙至新寨段)、涡水河流域治理和塘冲水库改扩建等工程,抓好寨岗中心镇河堤建设,加快推进官坑、鹿鸣关、龙口三大农田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城乡供排水工程。抓好220KV高联输变电工程项目、220KV高联配套110KV线路工程、110KV马安输变电工程及35KV连南涡水输变电工程、35KV南蛇岭输变电工程和35KV连南金坑简易工程等8个35KV项目工程及配网新建改造工程,提高城乡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加强宜居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影剧院、旧市场等“三旧”改造项目及县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建设。结合“生态村寨、幸福家园”建设,启动猫公山公园等项目建设,完善和拓展城镇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问责机制,着力抓好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大水源水质保护力度,大力实施“万村绿”工程,建设4个“生态示范镇”和100个生态自然村,确保全县林地面积不减,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70万亩以上。深化林业体制改革,理顺产权关系,促进生态改善。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行绿色、环保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五、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建设,凝聚生态崛起的向心力。

  加大教育事业发展力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力争2016年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民族职业教育和社区文化教育发展。 

  加大安全维稳保障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防范处置公共危机能力。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监管,抓好卫生事业改革和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完善防控为主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

  加大幸福连南建设力度。一是提高财政保障水平。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增收节支,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做大“财政蛋糕”,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福利院运作机制、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户救助制度,实施失地农民住房保障、大病救助以及农村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元长寿保健金等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协调发展水平。加强和改进人口计生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科技、广播电视、外事侨务、对台、住房公积金、武装、气象、史志、档案、宗教、供销合作、人防、打私等工作,进一步发展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六、突出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提升生态崛起的执行力。

  打造效能政府。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推诿扯皮等行为的问责。加强政务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的良好发展环境。
    打造法治政府。深入实施依法行政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打造清廉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审计监督,严肃法纪政纪,防范惩治腐败,恪守政风清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努力控制公务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2012年工作意见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2%;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0%;外贸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单位GDP能耗下降3.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为今后五年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推进项目建设,提升城镇发展水平。

  全力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年内完成城防工程建设,提升一河两岸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完成广东瑶族博物馆、高寒山区移民新村第四期、移民风情街一期、瑶山步行街一期及瑶族舞曲大型演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城品味。力争民族影剧院旧城改造、省矿山应急救援清远基地、丽景城行政服务中心、县检察院办公楼、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连南烟草批发中心及圣淘湾温泉国际会议度假酒店等建设项目年内初见成效。启动县城盘王北路、国道323线连南绕城段改线工程、塘冲水库扩建工程、移民风情街二期工程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二广高速连南段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自治县成立60周年献礼

  二、抓好招商引资,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加大南部工业园区征地及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搭建好承接产业转移平台,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加大亲商稳商力度,提高履约水平,对重大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要求,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履行承诺,切实解决项目建设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社会管理,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全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实施以大病统筹为主、大病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教育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新农保、新农合,力争覆盖率达100%;逐步提高低保标准,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帮助。进一步规范社会行为,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教育和引导群众遵纪守法,依法维权、依法表达诉求、依法上访。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实施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深入实施教育强县工程、移民安居工程、扶贫“双到”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移民群众脱贫增收步伐。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办好10件实事:一是建立低收入群众临时价格补贴与价格上涨联动机制,适时向优抚、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补贴。二是县福利院建成投入使用。三是确保省定38条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3.8万贫困人口脱贫,顺利通过省市扶贫双到考核验收。四是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五是完成县人民医院医技楼建设并投入使用。六是推进县城移民新村第四期、连水墩龙移民新村第二期、三江镇红星移民新村第二期、三排镇福彩移民新村建设及农村泥房改造,进一步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六是完成新民族幼儿园、寨岗幼儿园建设并启动其它各镇幼儿园建设。七是实施城乡特殊补贴制度,对城乡80岁以上没有退休金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的长寿保健金。八是试行失地农民住房保障制度。九是推行城乡困难群众大病救助制度。十是继续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推进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问题上。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精简会议文件,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倡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切实为群众、企业、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管理创新、制度建设,努力建设效能政府、法治政府、清廉政府。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已经明确,2012年的目标已经提出。站在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让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在推进“科学发展、生态崛起”的新征程中,共同谱写幸福连南辉煌壮丽的新篇章!


 

相关稿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