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正文内容

2011年连南瑶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访问量:- 【字体:

县十三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2)

 

 

——2011年1月25日在连南瑶族自治县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郑远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

 

  一、坚持以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据市统计局核定,2010年全县GDP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20.6%,初步推算人均GDP12835元,同比增长1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40.2%;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同比增长2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亿元,同比增长17.9%;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0.56亿元,同比增长25.5%;农业总产值4.98亿元,同比增长8.6%;工业增加值6.64亿元,同比增长34.3%;第三产业增加值7.05亿元,同比增长16.3%,三次产业比为18.5:44.5:37;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收入29008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年均纯收入4281元,同比增长11.1%。实际利用外资333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1%,外贸出口总额527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14.6%;GDP能耗下降0.46%。较好完成了市下达争当“七连冠”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省市各项考核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主要经济指标。

  (二)工业经济稳步提升。

  立足特色资源优势。“双转移”为契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地突出产业招商、规划招商、主题招商,以旅游工业为突破口,加强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年共签约投资13个项目,签约金额8.6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亿元,为拉动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积极扶持企业发展。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走访企业等形式,增强政府职能部门与外资企业之间的沟通,引导企业认清发展前景,为企业发展加温鼓劲,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和扩大生产的信心。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392户,私营企业52家。

  强化优势产业支撑。加大小水电的升级力度,不断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强化税收征管,确保优势产业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有力支撑全县经济加快发展。

  (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启动了连南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积极推进南岗千年瑶寨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及三排瑶寨、盘古王文化园等项目的设施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工作扎实推进,选送“瑶族长鼓舞”参加世博会广东周活动,第三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走进深圳大都市与深圳市民开展幸福对话,瑶山步行街、九寨一湾温泉小镇、瑶族舞曲实景演出和广东瑶族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项目的签约、动工,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亿元。

  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加大“三农”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全年共修排灌渠道55公里,机耕路11公里,改革农田灌溉面积8230亩,除涝面积1500亩。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带动1720户农户增收,涉及蚕桑、油茶、中药材等产业。帮助活然、绿洲两个企业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协助绿洲果蔬公司申报省级农业现代园区建设项目。新增有机食品认证四个,新增养鸡、养猪、农产品深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新增农民成员76人

  生态建设不断发展。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充分发挥群众生产积极性,确保林农得到实惠,全县林权改革已完成85%的工作量。采取激励措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步伐,成功培育10万株油茶良种。全县共完成造林14548亩,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78.7%,结合创建省林业生态县,积极申报批准5.5万亩生态公益林,大力支持植树绿化,种植公路绿化树7.5万多株,适宜路段绿化率达100%。加大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木材有序加工和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全力保护绿色生态资源。投入2000万元开展绿化整治,全县“三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清洁工程有序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二、坚持以人民福祉为根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道路交通不断完善。完成了香坪排肚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公路5公里、X383线坑尾至六暗公路15.68公里改造、大麦山龙塘桥、52.9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等建设,新建农村客运候车亭15个,积极配合推进二广高速连南段、国道323线绕城段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清连高速连南段的建设。

  水电设施不断改善。积极做好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县城防工程和沙木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110KV寨南输变电工程快速推进,寨贵线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35KV盘石输变电工程顺利投产

  民心工程不断推进。民族高级中学学生宿舍楼投入使用,民族初级中学宿舍楼、教学楼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农村安居工程、溪桥工程、饮水安全等建设步伐加快。结合实际将保障性住房纳入县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规划,全县“三旧”改造已启动6个项目,改造面积1000多亩。

  (二)民生保障机制取得新成效。

  就业体制不断改善。全年共完成劳动技能培训5184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268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57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1331人;新增就业岗位2133个,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6.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158人。

  保障机制不断健全。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8.5%,城镇医疗参保率不断提高。

  救助体系不断增强。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843人,占农业人口的12%左右。发放灾害生活补助金22万元、医疗救助金71万元,安排30多万元物资帮助受灾群众防寒。帮助466户因灾倒房户和48户地质灾害群众重建家园,完成28套廉租房建设,提前完成市下达任务。

  (三)扶贫双到工作取得新突破。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扶真贫,真扶贫”。通过市场扶贫、产业扶贫,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全年省、市、县各级累计投入扶贫“双到”资金达5600多万元,其中通过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全县共筹集1866万多元。

  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新修、整治村组公路60.1公里,解决了38个贫困村近3万人的行路难问题,新建农田水利95宗,改善灌溉面积6520亩。

  脱贫人口不断增加。通过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创业,全年实现13062人脱贫,其中省级贫困村5872人脱贫;通过政府让利、入股县办电站及培育主导产业等方式,69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3万元以上

  移民扶贫进程加快。完成征地138亩用于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总投入资金7691万元,其中使用上级整合资金4105万元,县自筹资金投入3586万元。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首期110户移民已搬迁入住,其它配套设施全面推进,二期6幢168套公寓楼以及红星、大古坳和连水等三个移民示范村主体工程预计春节前可基本完成。

  三、坚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构筑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成立了县教育促进会,投入310多万元开展助学助教活动。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完成了1440万元投资改造新建校舍面积17065平方米。县职业技术学校顺利整合搬迁,“普高”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公推公选2名校长,引进教师53人。大力实施特色教育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寨岗中心卫生院医技楼、南岗卫生院综合楼和27间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开展80期医疗师资培训,培训医务人员1987人次,积极组织大型义“爱心健康直通车”等活动,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顺利达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及时控制了在我县暴发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大力推进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成功申报广东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基地。

  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加强瑶族文化研究开发,申报并获得“广东瑶绣之乡” 称号,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完成了20个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70间“农家书屋”。组队参加省第四届民运会并取得了良好成绩。

  计生成果得到巩固。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努力提高保类升级工作成效。2010年政策生育率94.67%,人口出生率13.82‰,自然增长率8.11‰,全县“两无”镇5个,“两无”村40个

  与此同时,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双拥等工作深入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不断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事人才、统计、档案、史志、气象、审计、国土、环保、三防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二)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强化。

  信访工作不断深化。坚持属地管理,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领导干部带头包案、带头大接访和下访制度,全年共接待群众来访119件664人次,化解结案108件,排查出积案32件,结案13件,息访16件,领导接访58件270多人次,当场化解10件。

  社会治安不断好转。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查处违反社会治安管理案件。深入开展“创平安、迎亚运”以及打击车匪路霸犯罪及“两抢一盗”等专项活动,全年共受理违反治安管理案件427起,查处364起,查处违法人员477名,立刑事案件377宗,破213宗,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安全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按照“四查、四建、四落实”要求,切实加强生产经营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单位的整治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狠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平安和谐的环境

  (三)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打造阳光政府。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以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县政府及各部门办理人大重点建议2件、一般建议30件,政协委员提案31件,办结率100%。

  转变政府职能。按照优化结构、强化职责的原则,平稳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政府部门调整优化为18个。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机关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强化政务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招投标管理进一步规范。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各位代表,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收获了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进步,民生不断改善,发展势头迅猛的累累硕果。

  首先,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全县经济生产总值从“十五规划”末的2005年的7.25亿元增加到19亿元,年均增长18.1%。财政收入从4577万元提高到1.76亿元,五年增长将近3倍。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3%和10.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十五规划”末的2005年的27.7:32.2:40.1调整为18.5:44.5: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五年增长2.7倍。以民族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农业为支柱的产业基础基本形成,拥有了中国油茶之乡、中国无核柠檬之乡、中国蚕丝之乡和广东绿色名县以及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响亮名片。

  其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项目投资取得重大进展,县通村公路、省道261、262线改造完成,县通乡村公路增加462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工程。建成污水处理厂、牛路水水库饮水工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推进商贸城、天顺山庄、华景雅苑、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等项目建设,县城城区面积从“十五”期间的2.6平方公里增加到3.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再次,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安排新增财力12%用于教育,实现教师工资“两相当”,36463人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寄宿补助,校安工程累计改造、新建中小学校舍55100平方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入学率达99.8%,初中入学率97.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  93.32%,普高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县文化馆、疾控中心及7个镇卫生院和15个村卫生站相继投入使用,解决了22034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难、读书难、看病难、行路难、就业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的5年,是全县人民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5年,是全县经济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5年。回顾5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立足县情,实事求是,大力弘扬盘古王开天辟地的精神,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奋勇前进。

  必须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全力发展民族生态特色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不动摇。以人为本,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必须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动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这些宝贵的经验,必将为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的实践中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

  各位代表,今天良好的发展局面和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委的统揽全局和县人大、县政协以及社会的有效监督,离不开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连南发展、支持连南建设的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代表们,同志们,当前我县的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首先,我县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缺乏大企业支撑,发展动力不足,农业特色化还不明显,市场竞争力薄弱,重点项目建设存在融资难、征地难等问题,项目整体推进缓慢

  其次,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还较突出,创业发展观念不强,镇、村财力不足,扶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再次,我们的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执行力和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全体同志务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特色经济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发挥资源、政策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招揽人才,促进民族文化生态产业跨越发展。

  “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举科学发展之旗,走特色发展之路,建美丽幸福之家。

   “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建设幸福连南这一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发展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全力确保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市制定目标任务。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立足连南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认真抓好“十二五”规划实施,加快构建“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以三产服务业为支柱,以资源型、环保型特色工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自治县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全力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的工作要求,围绕打造“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的目标,坚持举科学发展之旗,走特色发展之路,建美丽幸福之家,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夯基础,抓好特色产业促发展,抓好民生保障谋稳定,为建设幸福瑶山再创新辉煌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6%,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1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7%,物价涨幅控制在4.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

  为顺利实现2011年的总体目标,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富民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

  一、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竭尽全力推进经济建设进程,努力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奔康步伐

  按照“强基础、调结构、抓特色、兴产业”的要求,抓住民族特色谋发展,围绕生态绿色做文章。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市场导向为平台,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突破口,促进特色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力构筑现代产业新模式。

  ——全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围绕功能定位,助兴绿色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扶持壮大油茶、蚕桑、柠檬、蔬菜和高山有机食品等农业产业规模。积极引进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特色农业基地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深化科农合作,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利用中国农业网展厅等平台展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产品,扩大我县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指导,协助专业合作社申报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推动特色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档次。

  强化生态保护,争创林业生态县。加大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排肚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公益生态林保护范围,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坚持植树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两手抓,加大植树造林和植被修复力度,依法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规范矿产有序开发。全面推进城镇乡村绿色生态建设,力争成功创建省林业生态县

  ——全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加快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引力。坚持生态保护与招商引资并重,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积极参与广东民族工业园A区建设,选派骨干招商力量进驻园区。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工业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加快产业聚集,提升发展质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足用好政策,围绕主导产业谋划招商项目,着力引进大企业、好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通过协会招商、文化招商、主题招商,大力引进开发旅游文化、民族医药、有机农业等资源型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瑶族刺绣、瑶族医药及民族旅游特需品制造业等环保型项目,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链。

  强化服务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改变机关作风,简化办事程序,加强大项目和大企业的跟踪服务,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为引商稳商创造良好的条件。

  ——全力强化重点项目推进

  年是我县的项目攻坚年,我们必须加大力度狠抓项目推进。

  一是全面实行一项目一方案、一责任机制、一进度表,进一步分解任务,通过倒逼制、通报制和问责制,狠抓项目落实和建设进度。九寨一湾温泉小镇一期工程要在年内基本完成,广东瑶族博物馆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加大音乐城、瑶族舞曲大型实景演出的招商力度,促其尽快动工,瑶山步行街一期工程、城南农贸市场和规划建设馆等项目要在年内完工。

  二是抓紧完善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二期公寓楼、大古坳、连水、红星移民示范新村建设,加快瑶族风情街主区一期、县人民医院综合大楼、行政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二期、民族小学、民族初中扩建、教育创强项目等民生工程的推进步伐。抓好国道323线连南绕城段和三排至油岭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及清连高速黎埠至寨岗连接线的立项审批和资金筹集,力促尽快动工,全力按要求完成二广高速连南段征地拆迁工作。

  三是大力推进220KV高联站、110KV寨南、马安输变电工程建设, 110KV连南变电站扩建,110KV明珠变电站改造,35KV香墟变电站新建及35KV香坪变电站扩容等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我县电力输出“瓶颈”问题。

  二、坚定不移地走富民发展之路,竭尽全力加强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全面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更加注重民生工程推进

  今年政府重点推进的十项民生工程是:

  一是县高寒山区移民风情街主区一期建设工程。通过推进广东瑶族博物馆及风情街主干道等的建设,加快我县民族风情旅游产业开发。

  二是教育强县创建工程。全面启动教育创强工程,全力以赴确保年内创强成功,加快我县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三是寨岗镇城北新区移民风情街建设工程。配合寨岗片高寒山区移民及九寨一湾温泉项目移民安置,加快寨岗中心镇建设步伐。

  四是县城南农贸市场建设工程。配合移民风情街建设,构筑旅游产业的支撑,同时满足城南片居民就业及日常生活需求。

  五是县规划建设馆建设工程。

  六是县福利院、养老院建设工程。改善孤儿和老年人生活保障条件,提高孤儿和老人福利水平。

  七是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通过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住房困难户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

  八是“生态村寨·幸福家园”试点建设工程。全力推进大坪大古坳、三排连水和三江城西三个特色新村寨试点建设。

  九是村级标准卫生站建设工程。加快完成全县村级标准卫生站建设,满足群众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十是县城城防工程。年内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发挥好城防工程集保护、休闲、观光的整体效益。

  ——更加注重扶贫开发成果

  今年是扶贫“双到”攻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及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为重点,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强化组织促发展。认真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积极推进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班子成员领导能力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建设,提高村“两委”带领群众自主发展和创业致富的能力。

  强化市场促增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活然公司、扶贫开发服务公司的服务职能,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统筹各方资源,提高各级扶贫工作成效,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带动贫困农民增收。

  强化移民促脱贫。加快完成县城高寒山区自愿移民新村二期工程建设和大古坳、连水、红星三个移民示范村建设,组织好移民群众入户搬迁,强化移民新村规范管理,加强移民群众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满足移民群众转移就业与发展的需求,切实做好移民的跟踪服务等“后双到”工作。

  ——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水平

  强化就业保障执行力。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发挥好县职业技术学校和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能,全面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储备计划,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贫困家庭等群体的培训与就业工作,切实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强化社会保障执行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严格社保基金管理,推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和医保面,确保应保尽保。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做好五保户、残疾人等的救助和赈灾救济工作

  强化惠农执行力。狠抓“三农”工作扶持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农田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家电下乡、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粮直补等惠农政策落实,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巩固普高成果和实施中小学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力以赴完成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整合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资源,加快医院、农村卫生院(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等工作

  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力度,加快广东瑶族博物馆的主体建设和文物征集同步推进。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推进民族体育运动。抓好文艺人才培养,繁荣文艺创作。全面整合资源,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大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及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精神文明服务水平

  提高人口管理水平。继续保持计生工作强劲态势,强化领导责任管理和实名包干,狠抓措施落实,抓实层级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人口与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继续加强科技、统计、审计、质监、气象、人防、工会、妇女儿童、老年人、人事、残疾人、外事侨务、工商联、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以及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工作,全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走和谐发展之路,竭尽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们必须高度重视创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软硬环境的建设。

  ——着力改善宜居环境

  加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力度,全面启动特色村寨试点工程,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生态村寨、幸福家园”建设进程。坚定不移地抓好城乡绿化工程和城乡清洁工程,加大力度开展“三边”整治,加快推进城镇特色化建设进程,建设宜居城乡,切实提升宜居品位城乡居民幸福感。

  ——着力创建平安环境

  积极发挥县、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作用,在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强化教育疏导,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传销等专项整治。坚决查处“黄赌毒”,严厉打击车匪路霸、两抢等多发性犯罪及各种黑恶势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安全监管方式和手段,促进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落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执法,确保广大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促进镇安监站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部位严加监控,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确保事故隐患整改到位。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着力优化政务环境

  构建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咨询制度及决策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努力建设人民群众信任的法制型政府。

  构建服务政府。坚持把为百姓谋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兴亲民、为民、爱民之风,积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加快政务数字化建设,推进政府工作高效运转,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细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政务督查力度,确保政令畅通,强化行政问责,推进诚信建设,努力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构建廉洁政府。深入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制度上规范行政行为。坚持纠建并举的方针,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干部自身修养,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努力建设让人民放心的政府。

  各位代表,2011年,面对充满挑战而又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我们深感责任更重大,使命更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团结拼搏,迎难而上,为连南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和幸福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关稿件:

Baidu
map